我市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,向海洋生态和经济强市迈进

点击数: 【字体: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收藏
 

今年10月,宁德市委提出全面实施“一二三”发展战略,其中最具份量的部分均围绕海展开谋篇布局。随即,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在全市打响,拉开了宁德从“海洋大市”向“海洋强市”迈进的序幕。

清退和升级改造同步推进

围绕目标,宁德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,攻坚克难,强力推进,研究制定了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方案、长效管控制度、设施升级改造实施方案,出台《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环境保护办法》,不断健全工作机制,压紧压实工作责任,有序推进海上养殖清退和升级改造。

在海上,坚持边整治、边巡查、边巩固,长效严密管控成常态,并构建起县、乡、村三级网格管理格局,一“网”控到底,不留空白;在岸上,查封非环保海上养殖设施生产企业,查控外地流入非环保养殖设施,做到本地非法生产完全杜绝、外地非法流入基本可控,实现供货源头有效管控。

重宣传,全方位、立体式开展宣传教育,引导群众更新观念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入脑入心,自发清理退养蔚然成风;聚合力,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、密切配合。10月中旬,宁德还组织相关县市、有关职能部门,在三都澳秋竹、礁头、三都码头前沿海域开展大规模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藻类集中退养行动,成效显著。

截至11月25日,全市共清理各类废旧渔排45684口,清退禁养区渔排61158口、藻类24010亩,清理海漂垃圾12640吨。洁净宽阔的海,就在身边!

启动藻类规范养殖改革试点

随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推进,传统渔排、藻类清理退养了,产业发展路向何方?立足实际,宁德市以改革的思维、创新的举措、务实的行动,先行先试、示范引领,全面破题。一大批塑胶渔排、塑胶浮球等新型养殖设施在各海域陆续“漂”起,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。

在霞浦县北壁乡盘前村海域,已投放的近2000个藻类养殖塑胶浮球规整地漂浮海面,一片蔚蓝。在蕉城区三都镇秋竹海域,4个新型养殖设施展示区布设海上,橙黄色的塑胶网箱连成一片,宛若披上了黄金甲。

蕉城区还选取三都镇南澳、港口两村作为藻类规范养殖改革试点,遵循海域所有权属于国家、分配权属于政府、使用权属于各村、承包权属于养殖户的原则,由各村按照用海指标向区海洋与渔业局申请海域使用权证书;取证后,以村民竞标、退养户优先承包、联合体承包、村民小组承包等多种方式分配藻类养殖用海,有偿用海、多方共赢。

港内在推进,湾外也在突破。在福鼎市台山岛、嵛山岛海域,14口外周长达104米的深水大网箱及配套设施绵延海上,蔚为壮观。目前,养殖户已陆续购买了5万尾大黄鱼苗投放深水大网箱养殖,预计2019年春节前后便可开始出售。

“试”出经验,“创”出新路。宁德市有关部门也在改造补贴、金融扶持、污水处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尝试,创新出渔排改造补贴款账户质押贷款、海上移动化粪池等多种新模式。目前,全市已有4户养殖户与金融机构签约,并成功贷款450万元,其他养殖户、企业正与金融机构协商陆续签约中。

截至11月25日,宁德市共升级改造养殖区和限养区内渔排15175口、藻类1100亩。生态环境“高颜值”与经济发展“高素质”相得益彰、齐头并进的新风,正在闽东激荡!

生态改善和产业发展“双丰收”

随着宁德市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,这片蔚蓝海域由表及里发生着变化,碧海清波扑面而来,好生态不仅引来白海豚,也引来了翩跹鹭鸟。在东湖国家湿地公园,这些天,白鹭、苍鹭、海鸥、潜鸭、鸬鹚翔集,觅食嬉戏。

生态环境在改善,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愈发便利。海清港阔好行船,这是通达89号5000吨散货轮船长林香莲穿行三都澳海域的感受。“货轮从东冲口进入,经三沙湾、白马港,抵达鼎信码头,一般要航行两个半小时。”林香莲说,在海上养殖未整治前,每趟他都小心谨慎,航时会多耗半小时。而今,航道通畅了,碍障物少了,船明显好开了。

据福建省福州港口管理局宁德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,经过持续海上养殖综合整治,三都澳内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趋于好转,航道清爽,船舶碰撞养殖区事故明显减少,船舶进出港航行时间有一定缩短。如船舶进出白马港由之前的3小时缩短至目前的2小时30分,航行时间缩短了16.7%,港口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。同时,也为更多好项目布局湾区,储备了港口等岸线资源。

信息来源:福建海洋云
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年01月31日
相关信息
没有相关内容
观后心情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  • 水产网
  • 广西水产研究所
  • 厦门农网
  • 东海渔业信息网
  •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
  • 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
  • 中国海洋信息网
  • 中国搜索联盟
  • 北部湾水产信息网
  • 中渔网
  • 中国渔业论坛
  • 中国水产门户网
  • 中国渔市
  • 中国水产网
  • 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
  • 温州海洋与渔业网